8月14日,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开发和生产的曲妥珠单抗汉曲优(HLX02,欧盟商品名:Zercepac)正式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并获得了原研在中国已获批的所有适应症,即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同一天,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也发布了《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更好地满足患者临床可及性,并为该类药物科学研发和评价提供技术性指导建议”。随着首个国产曲妥珠单抗凭借国际质量获得中欧双批,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适应症外推等审评政策愈加积极与清晰,生物药及生物类似药又引发了一轮新的关注!
上世纪70年代初,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出现,催生了一个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在医药领域,生物技术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不能治愈疾病的预后,为制药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其迅速成为新药研发的新宠,是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
为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以及应对日益沉重的医疗卫生支出负担,2005年欧盟率先发布实施了《生物类似药指南》,并于2006年4月批准了全球首个生物类似药,开启了欧洲和全球生物类似药开发的新纪元。此后,欧盟在生物类似药的开发评价、监管政策、临床替代使用等方面都走在全球前列。2015年3月,美国第一个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2019年2月,中国有了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利妥昔单抗),开启了中国生物类似药元年。
生物药是“造飞机”的大工程
我们常说的化学药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小分子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而生物药则通常为具有预防或治疗作用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药物,比如生长激素、胰岛素、抗体药物等,这些药物往往要通过生物工程的技术来制备,生产环节相对更为复杂,技术难度更高。
生物药的复杂性决定了无法“精准复制”,原研不同批次间差异与类似药与原研间差异相当
业内曾流传过一句话,“如果说研发化学药相当于造自行车,那研发生物药就相当于造飞机。生物药中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更是飞机中的战斗机”。可见生物药研发过程之复杂艰辛。
与小分子化学药相比,生物药在分子大小上要大百倍至上千倍。更为关键的是,生物药的分子结构要远比化学药复杂。例如,化学药如阿司匹林的分子结构,只有21个原子,而生物药利妥昔单抗由132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达144 KD。因此,生物药具有更大的分子量和更复杂的结构,生物药的表征更为复杂,涉及到的相关参数数量非常庞大。
以蛋白质类的药物,如抗体等为例,在生物合成后,抗体的结构通常会有翻译后修饰(即PTM),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等,而这些修饰,不同批次的生物药也会不尽相同。因此,生物药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发过程的复杂性与产品本身的复杂性。即使原研生物药不同批次之间的产品甚至都无法做到完全一致;即使是同一家公司生产的同一种生物药,不同批次间也会有差异。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差异是所有生物药的特性,并不只是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的差异;同时,无论是原研药不同批次间的差异还是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之间的差异,都是在严格质量把控下、经研究证实能够保证药物安全有效的波动区间内的差异,对于药物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质量并不会造成显著影响。在严格标准的把控下,可以说生物类似药和参照药之间的差异性相当于同一种生物药不同批次间的差异性。
既然说生物药是造飞机的大工程,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其技术难度和要求标准也与化学仿制药不同。生物类似药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 :
生物类似药的特征
因此,我们说生物药的自然多样性和复杂的生产工艺,导致生物药无法“精准复制”,所以根据获准上市的参照药进行开发,与其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相似性的治疗性生物制品被称为“生物类似药”。
生物类似药的开发需严格遵守相关指导原则,经过与原研药头对头的药学比对研究、临床前比对研究、临床比对研究等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研究,证实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的质量、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高度相似。监管机构也会对相关研究数据、临床试验现场以及生产现场进行严格审评核查,并依据审评核查结果决定是否批准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在获批上市后,生物类似药也会开展大样本量的长期真实世界研究,以便确保生物类似药的长期安全性和在真实世界使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综上可见,科学的开发流程与严格的监管措施为成功获批上市的生物类似药提供了重要的质量保障。
文章来源:《药品评价》 网址: http://www.yppjzzs.cn/zonghexinwen/2020/082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