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日前正式公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等药品及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不得纳入《药品目录》。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澎湃新闻)
由于涉及患者的切身利益,该《办法》自今年4月公开征求意见开始,就广受关注。如今《办法》正式发布,尽管民众对相关内容已有所了解,但《办法》将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等排除在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之外,以及明确原则上《药品目录》不再新增OTC药品等。瘦身力度之大,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近年来,医保药品在扩大保障范围、提升保障水平等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药品以量换价谈判,以纳入医保目录为谈判条件,许多过去价格昂贵的药品经大幅度降价后,被纳入《药品目录》,其中多种进口抗癌药也被首次纳入,让患者不再“望药兴叹”。这一进一出,两者形成鲜明对照,这表明医疗保障正在朝着“精准惠民”的方向进一步发展,这也重申了医疗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保障了患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毕竟,医保基金的钱袋空间有限、数目珍贵,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这个钱袋,又是生病用药百姓的多半个家底儿,是医保制度可持续运行的根本动力,里面的每一分钱都理应花在刀刃上,每一点福祉都应该滴灌在正求医问药的百姓身上。完善医保目录的“请出”机制,就是在提高全民药方的“准入”门槛,从而给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和参保人的药品负担减重,将更多的资金力量和稀缺资源,集中在治病救人这件大事上。
医保药品瘦身,是为了让真正有看病用药需要的百姓,能够更广泛地享有医保。《暂行办法》已经明确,医保药品目录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定期“清理门户”,优化药品结构,才能不断提升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益,让整个医保制度大厦更加牢固。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文章来源:《药品评价》 网址: http://www.yppjzzs.cn/zonghexinwen/2020/080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