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的案例,给了我们企业转型、尤其是老企业转型一些启示和思考——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走出就现有产品转型而转型的老路,多从市场需求出发,多在创新上做文章。
柯达不拍照了,由“拍人”转向“救人”,由给你更漂亮的形象转向给你更健康的身体了。周三美股开盘后不久,柯达股价一路飙升,盘中触发20次熔断,一度暴涨572%报60美元,截至收盘,收于33.32美元,涨幅318.14%。
一度称霸全球胶卷市场的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7月28日获得7.65亿美元贷款,将进军非专利药物原料制造行业。据柯达公司介绍,工厂建成后,将能提供“非生物、非抗菌类非专利药物”活性成分的25%。
这种转型,已不是一般的转型,而是重建,是对这家创立于1888年的百年老店进行一次脱胎换骨式的重建。尽管从“拍人”转向“救人”,原先的内容已经完全没有了。但不管怎么说,“柯达”二字保住了,一家全球知名的百年老店也保住了。
某照相馆使用柯达胶片后留存的柯达胶卷空盒。来源:IC Photo
需要注意的是,柯达得到贷款的消息发布后,资本市场的反应强烈,股价也从前一交易日收于2.62美元一举跃升至8.8美元,触及熔断机制,显示出投资者对柯达再生的信心与希望。但是,柯达要真正走出困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所生产的药品,是否如企业所说的那样,是否有好的效益,能否进入市场,能否具有市场空间和药品企业接受度等,都是需要面临的问题。就算预期很好,其所产生的效益能否有效弥补柯达已经形成的亏损,以及庞大的研发支出等,更是外界格外关注的问题。
不过,柯达能从一家胶卷生产企业,经过市场调研和探索,研制出弥补药品市场短缺的关键药物成分,也是值得肯定的,更需要一定的气魄和勇气。而柯达的案例,也给了我们企业转型、尤其是老企业转型一些启示和思考。
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在带来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企业、新的产业的同时,给现有的企业和产业造成冲击和影响。从称霸世界胶卷市场到陷入破产境地,正是因为智能化的发展,让传统胶卷产业没有了发展空间,且无法在自身领域寻找到冲破智能冲击的入口,因而,柯达要活下去,就必须进行大跨度、脱胎换骨式的转型。
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企业要想转型,就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走出就现有产品转型而转型的老路,多从市场需求出发,多在创新上做文章。
对柯达来说,转型能否成功,还需要市场的检验,需要消费者的认可。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转型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力度都是比较大的。尤其在创新方面,是值得其他企业学习的。
柯达的转型若是成功了,就是一则范例,有很多经验可以学习。不成功,则可以吸取它的教训,从而给我们在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转型问题上提供借鉴。毕竟,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必须适应市场变化。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谭浩俊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文章来源:《药品评价》 网址: http://www.yppjzzs.cn/zonghexinwen/2020/073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