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健识局 王小楠
编 | 健识局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财经天下》周刊合作伙伴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7月3日,福建省医保局公布了2020 年 4、5 月份药品销售金额 TOP 20 排名。健识局梳理发现,在这40个药品之中,29个是跨国药企的产品,占比72.5?11个是国产药品,占比27.5?(文末详见:《福建省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药品销售金额排名前20》)
其中,辉瑞制药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拜耳的硝苯地平控释片、阿斯利康的甲磺酸奥希替尼片以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这四款原研药物稳居4-5月榜单排名的前四位。
事实上,尽管不少国产仿制药已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并成功上市,但在医疗机构多年的用药习惯,进口药相比国产药,更加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
与此同时,健识局还发现,4+7集采之后,辉瑞的络活喜、赛诺菲的波立维、信立泰的泰嘉这些已参加药品集采的品种销量大幅下滑,甚至已跌出TOP20的榜单之外。
有分析人士指出,销售排名是由产品价格×使用数量所最终得出,但国家药品集采已将入围品种的价格压到最低,即使扩大了使用数量,总体销量下降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作为全国医改重点的示范省份,福建省内医疗机构用药习惯的改变,无疑将成为今后改革的风向标。随着第三批药品集采呼之欲出,业内普遍认为,又一轮市场洗牌即将开始。
慢病用药成主力
大批过期原研药跌出销售TOP20
从此次福建省公布4-5月份药品销售的排名来看,心血管系统用药、全身抗感染用药、抗肿瘤药物等临床常见的慢性病用药已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用药的主力。
其中,治疗糖尿病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和抗全身感染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临床常用药一直是福建省医疗机构的排名靠前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紫杉醇注射液等抗肿瘤大幅降价,并已进入最新一版的医保目录,减少了临床使用的限制,使其销量大幅攀升,一度进入了排名20强之列。
与此同时,曾全国市场销售规模超百亿、稳居福建销售排名前三的阿托伐他汀,在参加国家药品集采之后,这两个月的销售量已跌出10名之外。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福建省公立医院终端阿托伐他汀钙片销售额不超过5000万元,其中第三季度销售额仅1343万元,可见4+7集采对药品销售影响巨大。
不仅仅是阿托伐他汀,硫酸氢氯吡格雷也受到4+7的影响,赛诺菲、乐普医药和信立泰三家药企总体的销售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图/ 视觉中国
要知道,在执行4+7药品集采之前,作为硫酸氢氯吡格雷原研药的生产企业,赛诺菲始终处于销售榜单前列。但在2019年第四季度起,硫酸氢氯吡格雷进入药品集采也就失去了价格优势,也退出了TOP20销售榜单。
根据赛诺菲2019年财报显示,波立维在第四季度的销量下滑69.1?仅为5500万欧元。不过,对于中国的市场环境变化,赛诺菲已经有了心理预。该公司预计波立维2020年在中国市场收入还会继续下滑50?
市场格局明显变化
第三批国家集采设置“结余奖励”
随着国家药品集采、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落地,今后医药市场格局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有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4年间,医药行业收入增速一直在15?0?间,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也让我国的医保基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国家医保局于2018年5月成立之后,随即统筹并实施4+7药品集采。首批中选药品包括22种仿制药、3种原研药,价格平均降幅达到52?最高降幅达96?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设想,组织国家药品集采的核心在于腾笼换鸟,将药品流通领域的多余水分挤出,并合理地反补给医生才能保证医疗体制改革有效地运转下去。
作为医改试点的福建三明,已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医务人员的工资随之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2020年4月,国家卫健委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研究”,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40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与研究网络的数据为基础,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
上一篇:房颤抗凝药物成本-效果分析出炉!这个药具有性
下一篇:亿腾医药旗下苏州西克罗制药有限公司正式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