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药品评价
主办:江西省药学会
主管: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ISSN:1672-2809
CN:36-1259/R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刊
影响因子:0.258799999952316
被引频次:14964
数据库收录:
化学文摘(网络版);期刊分类:药学
期刊热词:
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理用药,药物治疗,胰岛素,临床药师,安全性,疗效,二甲双胍,药师,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房颤抗凝药物成本-效果分析出炉!这个药具有性

来源:药品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3 10:5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鱼与熊掌,也可兼得。 对于用药,医生和患者会关注什么?疗效?价格?其实,总体考虑才是硬道理。 为了能够综合考察各种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成本和健康产出,指导新药研发的立

鱼与熊掌,也可兼得。

对于用药,医生和患者会关注什么?疗效?价格?其实,总体考虑才是硬道理。

为了能够综合考察各种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成本和健康产出,指导新药研发的立项决策,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人们开始研究“药物经济学”,从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面衡量药品或其他医疗技术、服务方案的“性价比”。

为解决人们对医疗需求的持续增大与医疗卫生资源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提高医药资源配置效率,一些发达国家较早的开展了药物经济学研究。希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健康效果改善,提高医药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近年来,上述矛盾在中国出现并日益突出,利用经济学研究证据、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的重要性也愈渐明显!

药品应按“药物经济学原则”进行比较

目前,国内各界已经越来越关注药物经济学的发展。

2008年7月26日,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0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表示药品的调入要“按照药物经济学原则进行疗效价格比较”;同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 暂行 )》提出:“咨询专家组根据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对纳入遴选范围的药品进行技术评价”。

药物经济学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2017–2019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过程中,尤其是谈判药品的准入评审中,药物经济学证据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就在去年的7月6日,《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2019 )》发布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家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专业学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会议。这说明国内各界人士都对此颇为关注,这其中也包括房颤领域的专业人士。

房颤作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为0.4%~1.0%,在65岁以上人口中为2%~5%,在80岁以上人口中为8.8%。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房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房颤所致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20%,因此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尤为重要。

根据2010年到2013年的房颤患病率数估计,中国有800万至1000万人患有房颤,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增加。房颤发病率的增加可能导致更多卫生保健资源使用和更高的支出,此时,药物经济学在房颤领域的应用就显得举足轻重

对于房颤领域的医生和房颤患者来说,哪种药更具药物经济学价值,即同时具有疗效和价格的优势,自然也成为了关注的热点。

最新成本效果分析出炉,

这种NOAC具有性价比!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达比加群是已获批用于房颤卒中预防的新型口服抗凝药( NOAC )之一,其安全性和疗效已由多项研究以及真实世界数据所证实,更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特异性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的NOAC,其逆转剂能在数分钟内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效果,以应对紧急的手术情况,为患者提供了双重保障。各界人士对达比加群在中国的相对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越来越感兴趣。然而,关于达比加群在中国的经济价值此前缺乏相关研究数据。

近期,一项关于达比加群( 150 mg和110 mg,bid )和利伐沙班( 20 mg和15 mg,每天一次 )的成本效果分析( CEA )研究新鲜出炉。研究通过建立Markov模型,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对比分析了用于房颤预防的这两种NOAC的临床和成本效果 [1] 。

该Markov模型中的临床事件定义以及患者人群特征均与RE-LY试验一致( 一项长期抗凝治疗的非劣效性设计的随机评价研究,旨在比较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在预防SPAF的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差异 )。为了使ROCKET-AF试验( 一项前瞻、随机、平行分组、双盲、双模拟、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旨在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卒中预防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的患者人群的基线特征与RE-LY人群具有可比性,该研究使用了间接治疗比较( ITC )的结果。

模型结果指标包括每100患者-年的临床事件数量、获得的生命年、质量调整生命年( QALYs )、总成本和分类成本,以及增量成本效果比( ICER )和净货币收益( NMB )。

其中,QALYs是一项药物经济学中常用的评价指标。该指标在单一数值下不仅包括生命长度,还包括生命质量[2]。

ICER是药物经济学中常用的决策指标,为评价药物经济价值的基准,通常指每多获得一个QALY所需要增加的成本,并与支付意愿阈值( 在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3倍人均GDP )进行比较来评判卫生技术的经济性,作为选择治疗或干预措施的依据。

文章来源:《药品评价》 网址: http://www.yppjzzs.cn/zonghexinwen/2020/0713/389.html

上一篇:抗炎药物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一篇:最新药品销售排行榜公布,入围国采品种风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