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文论家刘熙载,论诗话文评曲品词,十分强调作家思想感情以及为人处世的“人品”在创作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的著名论断。这也是他文艺品评的重要原则和文学评论的核心。他认为诗品是人品的一种反映,是诗中的人品。前者具体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后者指作家的道德品质。
从这个观点出发,在《艺概》中,对品格高尚的作家的作品,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推崇;对于品格不高者,则常有微词。他称屈原的《离骚》“一往皆特立独行之意”(《赋概》)。这就是说,屈原的《离骚》正是他高洁人格的表现。他说柳宗元的散文是“民心瘼,故所治能有惠政。读《捕蛇者说》《送薛存义序》“颇可得其精神郁结处”(《文概》)。柳宗元关心人民疾苦,立志改革,才使他能够写出那么好的文章,既直接尖锐地对现实加以揭露,又能抒发他思想上积郁的对现实的不满。他认为词也是词品出于人品,“论词莫先于品”(《词曲概》)。人品体现在作者的文品中,就连书法也不例外。他说:“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概》)还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书概》)这就强调了人的才学、思想、性情,是书法中最重要的。
基于上述思想观点,刘熙载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认识,往往相当深刻、明确,他能够透过一些作品扑朔迷离的表面现象,发掘出作家作品深层的思想内涵,揭示作品的真实内容和艺术价值。在评论李白、杜甫的异同时,他明确指出:“太白与少陵同一‘志在经世’,而太白诗中,多出世语,有为言之也。屈子《远游》曰:‘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使疑太白诚欲出世,亦将疑屈子诚欲轻举耶!”(《诗概》)这就清楚地指出李白“志在经世”,他的一些描写神仙境界的游仙诗,表面上看来浪漫、超脱,可仍然是一种“有为言之”的创作。
为了把问题说得更为确切,刘熙载还以屈原的《远游》为类比,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杜甫“志在经世”,又善于抒发真实情感,这样的人,如果能够得到明主的器重,为世所用,一定能够“济物”救世。他说:“颂其诗,贵知其人,先儒谓杜子美情多,得志必能济物,可为看诗之法。”(《诗概》)他还十分推崇苏轼、辛弃疾的诗词,《词曲概》说:“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茕。”又说:“英雄出语多本色,辛弃疾词,于是可尚。”他对那些具有高尚情操和崇高品质,又有伟大的抱负和爱国心的作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相反,对那些在创作上虽然也有很高造诣,但是人品上欠缺,或内容空泛的作家作品,却表示出明显不满,甚至加以否定。他尖锐地指出那些描写歌姬、舞女的词作“类不出绮怨”(《词曲概》)。说北宋大家周邦彦与妓女谈情说爱的词,不过是其淫情荡旨的宣泄,“当不得一个‘贞’字”。这在晚清浙江词派与常州词派大都推崇温庭筠、冯延已、柳永和周邦彦的背景下,无疑是一副清凉剂。
实际上,强调知人论世,诗品、文品与人品的关系,重视做人与作文之间的关系,“读其文想见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可贵传统。当然,人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性气质,二是指道德品质。人的个性气质不同,作品风格也各不相同。
气质与作品风格息息相关,德行也与作品风格血脉相连。孔子就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好言语,而有好言语的人,就不见得一定有德行。这“言”也可以理解为是文章。对此,孟子有更著名的论述,《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这里明确指出:诵这个人的诗,读这个人的书,不了解这个人是不行的。这与孟子“知人论世”思想是一致的。
汉代扬雄曾这样说:“言,心声也;字,心画也。盖谓观言与书,可以知人之邪正也。”意思是说,言为心声,君子小人之心不同,所动之情不同,其言也必定相异。强调的也是文章或书法作品,往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好坏。王充在《论衡》中批评汉赋片面追求形式美、内容空洞的弊病时,提出了“心以文为表”的观点:“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悉相副称。”显然,王充的“心以文为表”说源于扬雄的心声心画论,但王充对作家心胸的“实诚”作了进一步要求。
文章来源:《药品评价》 网址: http://www.yppjzzs.cn/qikandaodu/2021/0517/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