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缘起及方法论
“品评”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可以把中国绘画的全部理论贯穿起来的线索,也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性范式。之所以说它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结构性范式”,是因为“品评”在理论系统上已经富有结构性完整的古代文献,同时在“品评”语言及其审美上也具备一套结构性范式或范畴。
关于“品评”的研究多见于画论方面的著作中,如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①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年。于安澜《画品丛书》,②于安澜:《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年。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③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等。④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年。这些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偏向是把“品评”归纳为画论中的一个类别来阐释的。直接与品评理论相关的美术批评著作较有代表性的有温肇桐《中国绘画批评史略》,⑤温肇桐:《中国绘画批评史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年。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⑥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年。尚可《历史经验的诘问与观照》等。⑦尚可:《历史经验的诘问与观照》,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年。前两本著作均不同程度受到西方理论形态的影响,就书画批评的内容看更像是中国画论发展史的梳理,遗憾的是他们均较少突出中国绘画理论的特征是“品评”。尚可在书中涉及了绘画品评标准的问题,是以文人画的品评标准为例深入地分析了标准产生的背景、理论渊源及对绘画发展的影响等。
从目前美术研究的整体状况看,涉及中国古代绘画品评理论类的文章很多,但多针对某一传统绘画具有代表性的品评标准进行专题研究,如“六法”“气韵生动”“逸”“传神”等等,就美术批评研究与美术创作研究相比,对于“品评”的研究尚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于“品”的结构性特征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本文拟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来探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的“品”的问题。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即“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作为文化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来体现的。结构主义认为,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①林立树:《现代思潮:西方文化研究之通路》,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年,第227 页。因此,对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品”的研究就应当从整体性、系统性的“结构论”出发,而不能离开特定的文化语境去研究孤立的“品”。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是由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技术和伦理等各方面综合的因素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中国古代绘画的品评问题也必须与这些综合因素联系起来探讨,否则便不能深入的阐释和理解。
二、“品”:作为结构性成果
“品”是中国画的一个结构性范式。在风格上,“品”的审美偏向于事实维度上的品味定论;在现象上,“品”的审美偏向于精神维度上的品质定论;在等级上,“品”的审美偏向于价值维度上的品格定论。
在风格性层面,“品评”的风气自魏晋时发端而盛于南北朝。中国古代绘画的品评常从绘画的风格层面去认定作品水平的高低,追求品味和韵致。如魏晋士人深得淡雅之趣,宋人更是将淡雅发展为审美的主流。这与宋徽宗推崇淡雅之美有关系,也与文人画的发展密切相关,文人画提倡“以淡为宗”,是“淡而无味,含义隽永”。《宣和画谱》卷十二墨竹绪论云:“绘事之求形似,舍丹青朱黄铅粉则失之,是岂知画之贵乎有笔,不在夫丹青朱黄铅粉之工也。故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②岳仁译注:《宣和画谱》,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年,第396 页。这段话很清楚地讲明了画工画和文人画的一个重要区别。文人画不求形似,而求“象外之意”,所以可以“淡墨挥扫”。而画工为了形似,只能在丹青朱黄铅粉色彩上下功夫。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中国古代画论认为“艺即是道,道即是艺”,而“画亦艺也”,因此,画即是道,亦称“画道”。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哲学,是天地自然之道,把“自然”视为道的最高境界。“自然”不仅是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也是一种完全自在的、天然的状态。这种顺乎自然的质朴、天真不仅是大美的体现,而且反映了人的本性之真。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追求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的思想是人们努力追求的最高标准。唐代的张彦远以“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来区别绘画的品第,把“自然”作为绘画追求的最高境界,这其实也是道家的“自然”观在中国古代画家审美理想中的渗透。
文章来源:《药品评价》 网址: http://www.yppjzzs.cn/qikandaodu/2021/0313/1220.html
上一篇:二十四画品体系结构及理论价值探究
下一篇:渴求变革呼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