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品读能力,让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切身去感知文本的美妙之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自主品读能力。
一、倾听强化感知,感受文字情感
语感的体现在于个体对语言的感受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即使说出同样一句话,但因为语气、语调的不同,也会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倾听来强化感知力,让学生能够品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时,教师首先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进行朗读,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本身所蕴含的情感。接着,教师再次朗读,这次换一种比较平淡的语气。朗读完毕后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朗读方式的不同。学生思考了一阵后纷纷表示:前一种方式的朗读效果较好,听上去宛如置身其中;后一种朗读方式非常平淡,很难在头脑中激起画面感。如诗中那句:“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它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天色已晚,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在那一刻,飞鸟的脊背和双翼被斜阳的余晖笼罩,就仿佛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透着淡淡的悲伤。在这一句中,“倦”“驮”是关键字。其中,“倦”字充分说明了诗人对飞鸟的想象。鸟怎么会疲倦呢?这里就写出了诗人的情感。而“驮”字充满了负荷感,一来进一步渲染了瑰丽的景象,二来也再一次渲染了“鸟倦”的程度。学生表示教师在朗读这句诗时,前一种融入感情的朗读让人充分感受到鸟儿飞行中的疲倦以及负荷感;而后一种方式太过平淡,很难激起听众的情感。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感觉到,朗读方式的不同,将直接改变诗本身带给人的感受。
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种朗读方式的不同来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渗透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
二、诵读深化理解,丰富情感体验
除了对语言的感受力之外,语感还可以借助诵读的形式来培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大部分文章都属于内涵丰富、语言优美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诵读的形式让学生对文章形成理解,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语音节奏对文本意境的影响,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力,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教师专门挑出文章中相关的文字片段,让学生进行诵读。比如,文中这句:“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诵读,诵读中需要注意语音语调,然后互相点评。有的学生在朗读中非常注意情感的渗透,读出了当珍珠鸟落在作者的肩上时,作者那种惊喜和惶恐的感觉,非常传神。通过诵读,学生领悟到了一个重要事实: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融入自身情感。即使是文辞优美、情感丰富的文章,如果以“无情”的方式去学习,也很难有真正的收获。
诵读是最快感知文本情感的方式,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意味着会收获不同的情感体验。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诵读《珍珠鸟》里寄寓着作者喜爱之情的文字,在诵读中,学生逐渐体会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的美妙境界,也感受到了情感融入对文本学习的重要性。
三、在品评中体味,感受文本内涵
品读文章自然离不开品评的过程。所谓品评,指的是在品读中评价,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关键处出发,比较文本中具体的内容,从而发现语言运用的独特之处。这种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快速感知文本内涵,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解读。
例如,《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第二段这样写道:“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针对这句话,教师对其进行稍微地变形:“我要站起来呼吸空气,那肯定挺好的。”教师将这两句话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默默地诵读,接着纷纷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文本中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感受到种子对破土而出的向往;而后一句太过平淡,读不出对空气的那种渴望之情。”有学生进一步补充:“去掉了‘一定’,使得整个句子都变得模棱两可。换言之,种子觉得虽然站起来挺好的,但是假如没有做到的话也没有任何关系。去掉了这样一个表达肯定的强烈语气词后,整个句子都变得缺乏力量。读了改编过的句子,很难感受到种子那种破土而出的决心。”通过去掉核心词,学生很快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也感受到了文本的精彩之处。
文章来源:《药品评价》 网址: http://www.yppjzzs.cn/qikandaodu/2021/0313/1216.html